?
逢年過節,家庭團聚,大家可能都經歷過類似情況,大人們給寶寶喝點酒,練練膽,那給寶寶逗酒這種情況到底會不會對寶寶有影響?少喝一點真的沒關系嗎?
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關于逗酒的幾大誤區:
誤區1:小孩子少量喝點酒沒關系
飲酒對孩子的傷害遠大于成人,即便沒有出現任何急性癥狀,也會有慢性危害。如果一旦過量甚至會出現昏迷等重癥。低齡兒童喝酒,傷害更大,嚴重的話還會影響腦部發育。
此外,小時候的生活習慣可能會影響孩子一輩子。而小孩就是大人的影射,所以,很多成年人嗜酒的的不良習慣都是小時候從大人那里學的。
誤區2:小孩喝點啤酒沒關系
啤酒中也含酒精,只要有酒精,就會對孩子的身體產生影響。通常市面上的啤酒含酒精量為3%~5%,相當于一杯200ml啤酒中含有酒精4.8-8克。雖然度數不高,但兒童處于生長發育時期,肝臟的發育和代謝功能還不完善,對乙醇的耐受力和分解力較差,即使是度數較低的酒,酒精也容易淤積在體內而引起中毒。
誤區3:五顏六色的雞尾酒只是飲料
目前一些色彩絢爛、包裝精致的“預調雞尾酒”非常暢銷,大多是鮮果味,很受女性朋友和少年兒童歡迎。事實上,預調雞尾酒的酒精含量與啤酒相仿,也就是說,喝一聽預調雞尾酒跟喝一罐啤酒沒什么大區別。
小孩子不能喝!不能喝!
誤區4:葡萄酒加飲料一起喝,沒關系
雪碧、可樂這些碳酸飲料,喝進肚子之后,會在胃里放出二氧化碳氣體,這會迫使酒精更快進入小腸。
誤區5:這么大了可以喝酒
孩子都10歲了,應該可以喝酒了吧。
我國法律明確規定,酒類經營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酒類商品。民法上的“未成年人”是指未滿18周歲的自然人。
誤區6:小孩喝點酒就上臉,以后準能喝
親戚們一定都說,男孩子不喝點酒,以后怎么闖社會?酒量就要從小練起。
當孩子淺嘗之后,臉發紅,好事者就會說:瞧,這孩子以后準能喝!實際上,喝酒臉紅是身體發出的“危險警報”,不是能喝的表現。
一個人酒量的大小取決于人體內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的含量。若個體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含量少,乙醇轉化為水的速度較慢,人就容易醉,出現臉紅的癥狀。
我們都知道,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。在預防未成年人飲酒上,家庭、父母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。家長飲酒的頻率越高,家長對孩子飲酒的態度越寬松,孩子飲酒的可能性越大;家長有酒精依賴,孩子產生酒精依賴的可能性更大。家長有責任為孩子樹立榜樣,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飲酒態度和行為。一定不能放松在孩子飲酒問題上的態度,清楚地表達不贊同他飲酒,在家里設定明確的原則,在家庭聚會上不給孩子提供酒。